古老的中華民族節(jié)約理念深入人心,節(jié)儉之風代代相傳?!皻v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破由奢”一度成為有識之士的清醒劑、座右銘,勤勞尚儉的老百姓深明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”的道理,把節(jié)約視為修身養(yǎng)性的必需,視為關乎國家、民族命運的善德向上的內生力量。
節(jié)儉也是我們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從革命年代“紅米飯南瓜湯”的樂觀無畏,到建設時期“勤儉是個傳家寶,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”的生動號召,崇尚艱苦奮斗、厲行勤儉節(jié)約的好作風極大地凝聚了黨心民心,成為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(lián)系的重要紐帶。
毋庸諱言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和社會的整體富足,一些人的節(jié)儉意識有所淡化,尤其是“舌尖上的浪費”問題比較突出,“擺闊氣”、講排場、大操大辦特別是食物浪費現象觸目驚心……
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“厲行節(jié)約、反對浪費”的社會風尚,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。他指出,餐飲浪費現象,觸目驚心、令人痛心!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
高校是守護文明、傳播文明的重要陣地,在貫徹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、節(jié)約糧食反對浪費方面應當走在社會的前列。
艱苦奮斗、勤儉節(jié)約是我們山東科技大學的傳家寶,我們要用好這個傳家寶,任何時候,過“苦日子”的作風不能丟,過“緊日子”的自覺要增強,努力去奢求儉、勤而求進。每一個單位、每一個部門都要精打細算,把錢花在刀刃上,讓師生員工分享更多改革發(fā)展成果;每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用心想事、節(jié)約辦事,做廉潔自律的表率、勤政為民的表率;每一名師生都要從我做起、從現在做起、從點滴做起,都要節(jié)約每一粒米、每一滴油、每一升水、每一度電、每一張紙……讓節(jié)儉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和基本習慣。
滴水可成河。只要我們人人行動起來,切實做到厲行節(jié)約,就必定能匯集起支撐我們走向光明與未來的力量?。ā渡綎|科大報》2020年第11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