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個人身上會有很多標簽,經(jīng)歷越多,標簽越多。他的標簽里最多的便是“熱心腸”“技術控”等等,但是還有一個所有人都知曉的“攝影狂”。他是老師眼里的得力助手,深得老師的信賴,也是大家心中的榜樣,為他們樹立了一面值得學習的旗幟。
他是我校礦業(yè)學院采礦工程 (定單)2013級2班學生張圣帥,現(xiàn)任山東科技大學記者團團長。當記者見到他時,他手中還拿著他的“寶貝”。在張圣帥的眼中,那臺“陪伴多年”的相機,他一定要隨身攜帶。所以,張圣帥無論走到哪里,別人都能看到他的相機,慢慢地,“攝影狂”的外號就響遍了朋友圈。
當記者與張圣帥談及夢想的時候,他立馬來了興致,精神抖擻,他說:“拍照就像是參加一場偶像演唱會,踮著腳揮舞著手大聲合唱5個小時也不會覺得累?!?/span>
一
談及攝影,張圣帥說自己小時候就已經(jīng)深深喜歡上了,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學習,真正接觸到攝影,是在高三的時候。那時,高考的緊張感和壓力陡然增大,張圣帥經(jīng)常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在校園“溜達”。眼前的綠樹花海就成了眼中最美的風景。從那時起,張圣帥就開始學著將美景記錄下來,他拿手機尋找著理想的角度,留心接觸攝影相關知識……不過高考在即,時間精力有限,所以直到上大學,他才算真正走上了攝影的道路。
有人說:生活中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(fā)現(xiàn)美的眼睛。無論夏天,還是冬天,頂著炎日和大風,為了等一個角度和時機,張圣帥一動不動舉著相機站著,縱然有很多路人不理解。但是每次,只要有一張自己滿意的照片,他便覺得這些都值了。
“不經(jīng)一番徹骨寒,怎得梅花撲鼻香?!蓖凶非髩粝氲娜艘粯?,張圣帥的攝影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。剛開始,張圣帥摸不清感光、光圈、快門等參數(shù)的配合,甚至連焦點也對不上。一些他感覺比較滿意的照片,都遭到了專業(yè)攝影師的否認。他也曾鼓起勇氣向攝影比賽投稿,但每次都石沉大海,毫無結(jié)果。失望、迷茫、無助的他一度想要放下相機,放棄攝影?!俺稍从谇?,優(yōu)源于心?!币欢炔恢氲膹埵洸]有因為暫時面臨的困難而退縮,那段時間,他開始改變所有的課余計劃,宿舍的集體活動沒有了他的身影,朋友之間的聚會也少了他的參加。他的舍友告訴記者:“每天下課后,就不見他的身影,宿舍的集體活動,總是少他一個人?!睆埵洶蛋蹈嬖V自己不能放棄,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但不努力一定一事無成。他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,賞析大師的作品,跟著幾位學長練習拍攝,幫別人扛腳架,曾為了找一個絕佳角度調(diào)上一兩個小時的鏡頭,也曾為了尋找更高的拍攝位置而跟管理員懇求半天,拍攝風景,從日出朝陽,到日落黃昏,再到夜幕降臨……在圖書館,他通過閱讀來學習攝影的理論知識;回到宿舍,依舊是在網(wǎng)上搜索相關技巧。俗話說:用心做事,事成一半。經(jīng)過這些能力的培養(yǎng)和技巧的掌握,張圣帥實現(xiàn)了完美的蛻變。
張圣帥的攝影作品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攝影比賽中嶄露頭角,在一些校園新聞中被采納,在網(wǎng)絡中被轉(zhuǎn)載,他拍攝的新聞照片先后被刊登在新華網(wǎng)、青島新聞網(wǎng)等多家媒體。暑假山區(qū)支教行所拍攝系列作品在 《半島都市報》??l(fā)表;與新華社簽約攝影師合作的《花海畢業(yè)季》發(fā)表在光明網(wǎng)等多家媒體;《大學生的軍訓》等校園生活紀實被加多寶等企業(yè)公益組織所用……“‘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’,大學是鍛煉能力的舞臺,我會堅持不懈地付出和爭取。”張圣帥告訴記者。
二
2015年暑假期間,張圣帥與自強社的同學們一同前往省內(nèi)貧困地區(qū),開展下鄉(xiāng)支教活動,在幫助貧困鄉(xiāng)村孩子們的同時,也鍛煉與提高了自己。
21天的時間,張圣帥與大家不怕條件艱苦,每天備教案到凌晨,按時開會探討教學進程。支教期間,張圣帥認真細致,盡最大努力將支教工作做到最好,在認真教課的同時,他還用相機將孩子們純真的面龐,渴求知識的眼神記錄下來,向更多人發(fā)起對貧困地區(qū)孩子提供支教援助的號召。這更加驗證了一句話:有意義的人生就是從奉獻開始。
在提及收獲時,張圣帥告訴記者:“最大收獲并不是拍出照片的結(jié)果,而是這個感受的過程。暑假的支教讓我終身難忘,除了一群可愛的孩子,一群時刻充滿激情的青年學生,還有陪伴我的無數(shù)個日出日落,黃昏時騎著車,追逐落日,只為那一張照片。”有一次去水庫,為了爭取時間抄近道,卻忘了當?shù)厥且浴笆^村”著名,就連路都是一塊一塊的石頭。當時天已暗了下來,借助微弱的手機燈光緩慢行走,沒想到前面是一個很急的下坡,連人帶車全都栽了下去,張圣帥本能地護住相機,心里依舊想的是,一定要在太陽還沒有完全落山時拍到它。
三
在追求攝影愛好的同時,張圣帥也沒有放下學習。他深知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。張圣帥獲首屆礦業(yè)學院“2013級好學生”稱號,并積極參加各種學科科技競賽,取得優(yōu)異成績。礦業(yè)學院輔導員劉勇說:“張圣帥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,發(fā)掘自己的興趣與特長,尋找自身的閃光點,值得其他同學學習?!?/span>
大三時,張圣帥競選了校記者團團長一職,并脫穎而出,在這個組織里學到了很多記者應有的精神,敬業(yè)、專注、執(zhí)著,用獨特的視角關注著校園生活,記錄下每一刻思想的閃光,學到了如何去深入細致地觀察事物。從一名學生到學生記者再到記者團團長,張圣帥將成功歸功于“采訪中形成了細心的習慣,寫作中鍛煉了邏輯的思維,攝影中學會了沉著的思考”,一路走來多的是一種堅持,一份真誠的付出。從運動場上到會議室,從招聘會現(xiàn)場到文藝晚會,他始終堅持守在每個項目的第一線,在臺前辛勤奔波,幕后默默地付出著……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,之所以能夠取得一些進步,張圣帥感受最深的是:要以一種堅定不移、雷打不動的姿態(tài),始終堅守心里那塊 “陣地”,讓自己的夢想長出更加堅硬的翅膀!